CASPAF : The Chinese American Scholars &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 of Florida
MEDIA

News Clips
2019.01.18
2017.08.24
2017.08.04
2017.05.15
2016.10.25
2016.09.10
2016.08.05
2016.07.24
2016.06.26
2016.02.05
2016.02.01
2015.03.14
2014.11.17
2014.11.06
2014.08.12
2014.03.31
2013.10.15
2013.08.29
2013.08.10
2013.03.28
2012.09.20
2012.09.06
2012.07.17
2012.06.21
2012.06.12
2012.06.03
2012.05.18
2012.03.15
2012.01.01
2011.11.26
2011.11.17
2011.09.08
2011.08.06
2011.07.11
2011.07.07
2011.07.02
2011.06.30
2011.06.02
2011.04.03
2010.11.16
2010.09.25
2010.09.16
2010.09.14
2010.09.07
2010.07.25
2010.07.23
2009.10.15
2009.09.15
2009.09.10
2009.09.01
2009.08.27
2009.08.02
2009.07.19
2009.06.01
2008.12.04
服貿協議的不實謠言與澄清
From: CPCHOU <cpchou@tecro.us>
Date: March 31, 2014, 11:07:49 AM PDT
Subject:
服貿協議相關資料提請參考

各位親愛的社團負責人及學者專家您好:

兩岸之間的服貿協議現已成了全球關心台灣的鄉親所關切的焦點
在媒體把鎂光燈聚焦在抗議報導上時
我想轉兩篇國內有關服貿內涵釐清的文稿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希望對想要了解者有些幫助
也請代為轉給關心此事的同胞們
謝謝您

並祝順心 如意
 

服貿協議的不實謠言與澄清


最近民眾對於「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關心熱度升高,網路上紛紛出現各種所謂「懶人包」等內容介紹服貿協議, 亦有若干文宣資料在街頭巷尾散發,但其中內容多與事實不符,恐民眾被誤導,本部特整理以下對於服貿協議認知的5大不實謠言與澄清,以正視聽:

不實謠言

澄清真相
1.服貿協議是黑箱作業,政府簽署前未向國會報告,也沒有與產業界溝通,簽署後立法院應該進行逐條審查?

(1)服貿協議是依據ECFA4條的授權,並於經合會歷次例會公布協商進展。

(2)服貿協議一直有與產業溝通:談判期間各服務業主管機關基於保密,係以小型、非公開方式徵詢業者意見,但亦與相關服務業的公會(或協會)代表進行110次諮商或小型座談。協議簽署後,本部轄屬單位辦理兩岸服貿協議綜合性說明會及產業座談會等,廣宣活動合計辦理144場次。

(3)服貿協議簽署前有進行3次國會報告:行政部門於去年425日、52日、530日向立法院進行過3次專案報告,其中1次還是秘密會議。

(4)參與立法院舉辦之20場公聽會:立法院於去年78月舉辦4場一般性公聽會,並自去年9月起至本(103)310日續舉辦16場產業公聽會,每場討論4個我方開放項目,與社會各界進行溝通。

(5)有關立法院的審議程序: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5條規定,因服貿協議不涉及修改法律,行政院依規定將協議送立法院備查。對於立法院的處理程序及結果,行政部門尊重立法院相關程序。

2.服貿協議將開放大陸人移民臺灣?

(1)服貿協議根本沒有開放就業、投資移民,更無永久性居留權及公民權。

(2)有人舉例如果一家餐廳,爸爸掛名老闆、媽媽是廚師、兒子是會計,就可全家移民到臺灣,這是錯誤認知。事實上,倘申請以眷屬身分來臺,不得從事工作。倘申請以主管或專業技術人員身分來臺,必須該餐廳在臺投資30萬美金以上,且最近一年或前三年平均營業額必須達新臺幣1千萬元以上才能申請,且主管或專業技術人員應具備碩士或學士學位並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或具有專業技術證明且具5年相關工作經驗才行,且這些主管或專業技術人員被解聘即須離臺,不能留在本地找別的工作,絕對不是有20萬美金就可以全家移民。

3.服貿協議將開放大陸勞工來臺就業,衝擊百萬勞工?

(1)服貿協議根本沒有開放就業市場,也完全不涉及大陸勞工來台的問題。

(2) 99年兩岸簽署ECFA,當時在野黨宣稱將衝擊臺灣數百萬勞工就業,但事實上,據本部統計,986月開放陸資至去(102)12月底止,陸資來臺投資共483件,申請核准陸籍幹部(含眷屬)來臺共259人次,雇用臺灣本地員工數共9,624人。證明開放陸資來臺投資可以增加就業機會,而非搶走本地人的工作機會。

4.服貿協議雙方開放內容不對等?

(1)談判的內容應整體考量,不是一方有開放,一方沒開放就不對等。

(2)服貿協議陸方給我優於外商的待遇,而我方給予的64項有部分仍低於對外商開放程度。

(3)並非雙方承諾文字一致才對等,以殯葬業為例,我方開放殯儀館及火化場,而陸方開放除火化功能的殯儀館以外的殯儀悼念和骨灰安葬設施,事實上就是禮儀服務,對我業者更具有實質的市場利益。此外,服貿協議有許多項目是陸方有開放,而我方沒開放,例如會計審計及簿計服務、建築設計服務、房地產服務等。

5.服貿協議我方開放許多不應該開放的行業,可能衝擊中小企業,以及影響國家安全?

(1)營造業:兩岸在營造及相關工程服務業的開放承諾均包括CPC511518,行業範圍相同。營造服務業我方開放僅限陸資持股不超過12%,且不得具控制力。此外,服貿協議第3條明文指出服貿協議不適用於政府採購,所以開放內容是民間一般建築案件,而不包括政府工程的範圍。

(2)電信業:我方沒有開放第一類電信,只開放第二類電信事業特殊業務的其中3項,占電信營業額低,且是過時技術下的服務,不致影響產業。政府對業者進出機房都有嚴格的查核管理機制,不會影響國家安全。

(3)印刷業:我方沒有開放出版業。至於印刷業亦設有「投資現有事業且投資比例不超過50%」之條件,不會影響言論自由。目前社會上各界可以充分表達對於服貿協議的各種意見及批評,就是最好的明證。

(4)美容美髮業:大陸已開放臺商獨資經營,而我國早就對外資開放。據本部統計,外資在臺投資美容美髮業已有89件,其所雇用的勞工都是本地人,也沒有對產業造成衝擊。

(5)旅行社:我方只允許3家陸資旅行社來臺,每家只能設立1個商業據點,而且只能從事國民旅遊業務,所以不會有「一條龍」壟斷的情形,也不會對產業造成衝擊。另一方面,我爭取到臺商在大陸設立旅行社條件比照國民待遇,有助我業者拓展大陸市場。


馬英九總統上午針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召開中外記者會。

中華民國1030323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鄉親父老、國人同胞,大家早安,大家好!

  一、政府關心學生,也關心臺灣經濟

  這幾天,全國同胞都在關心學生占領立法院議場、長期抗爭的發展,以及對兩岸服貿協議的討論。我跟大家一樣關心,也跟大家一樣憂心。我今天特別出面,跟大家講清楚我的看法。

  二、年輕人關心國是,國家才有前途

  首先,對在立法院議場的學生,我瞭解大家對服貿議題的關注,也肯定各位的熱情與出發點。我在大學時代與留學美國時代,也都關心國是,也曾經參加學生運動。我非常瞭解,年輕人關心國是,勇於參與,國家才有前途。

  三、臺灣民主法治得來不易,不要輕易毀棄

  然而,我也必須嚴肅向國人同胞報告,臺灣民主發展的成果得來不易,20多年來,歷經國會全面改選、五次總統直選、七次修憲,現在已是華人社會的民主典範;而法治是民主的基礎,沒有法治,就沒有民主。而堅守法治,是我們立國的根本。

  兩岸服貿協議還在立法院審議階段,程序還沒有走完,目前也還未定案,外界對服貿協議有任何意見,未來在審議過程中,都還有充分表達的空間。但學生因為不滿國會審查程序,就以違反法律的方式,佔領立法院議場,使國會運作全面癱瘓了五天,對立法、行政等五院的運作,造成嚴重的影響。讓我們冷靜想一想,難道這就是我們要的民主嗎?一定要用這樣的方式來犧牲法治嗎?我們不是以臺灣的民主法治自傲嗎?身為中華民國總統,我必須依據憲法捍衛民主與堅持法治,因為沒有法治,民主也將不保, 這是政府不能動搖的基本立場。

  四、臺灣為什麼要跟大陸簽服貿協議?

  這幾天很多民眾在問,立法院為什麼一定要通過服貿協議? 我要再次以負責任的態度向各位報告,這完全是為了臺灣經濟的未來。

  各位都知道,臺灣是一個小而開放的經濟體,經濟成長七成要靠對外貿易。由於我國外交處境困難,各國雖然願意跟臺灣做生意,但對於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就會猶豫。這就是為什麼我國到現在只簽了7個自由貿易協定或經濟合作協定(其中主要貿易夥伴只有3個),遠遠落後新加坡、韓國、日本與大陸,我國出口貨品必須繳納的關稅,就比他們的貨品高出3-7%。因此,我們一定要盡快與各國洽簽趕上,才不會被邊緣化。各位同胞,區域經濟整合是全球勢不可擋的浪潮,我們如果不面對它、加入它,就只能等著被淘汰。為了國家的發展,我們真的沒有選擇,不能再等了!

  311日,韓國與加拿大宣布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韓國成為亞洲第一個與加拿大簽署FTA的國家。未來,韓國97.5%的貨品,包括轎車、汽車零組件、冰箱、洗衣機等,都將享受零關稅的優惠、暢行無阻。而我國出口到加拿大的貨品,卻要繳納關稅,我們怎麼跟韓國競爭呢?

  韓國是我們最主要貿易競爭對手,在過去十年間,韓國四任總統,不分黨派,朝野合作,從只有1個自由貿易協定,到現在已簽了11個,包括歐盟與東協,涵蓋40多個國家。韓國的廠商,在世界各地享受開放的市場與優惠的關稅,我們的廠商卻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競爭力慢慢流失。我們落後韓國十年,現在追趕都來不及了,怎麼還能口口聲聲說「不要急」呢?一位首長曾經指出,如果我們的服貿協議通不過,最高興的就是韓國。更麻煩的是:服貿協議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一部分,該協議通不過,將嚴重傷害我國國際信用、兩岸關係與貿易自由化的努力,也一定會影響我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機會。臺灣的國際環境一定會更艱困、更孤立。

  各位同胞,服務業是我國產業主力,產值佔GDP將近七成、從事服務業的人口將近六成,但服務業出口遠遠落在新加坡、香港、與韓國之後。臺灣服務業有創意、有人才、有品質,卻因為市場太小、消費人口有限,無法一展長才。中國大陸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臺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現在也正積極發展服務業,這是一個事實。《兩岸服貿協議》的通過,就是讓大陸對臺灣業者進一步開放市場,並給予我國服務業者比外資更優厚的條件。年輕人的夢很大,我們不該把他們綁在臺灣,我們要支持他們進入更大的市場、進軍全世界。另外一方面,臺灣開放陸資已經將近五年,400多家陸資企業雇用了9,600位臺灣員工,未來服貿協議通過後,也一樣會增加臺灣人民的工作機會。

  五、對服貿協議的誤解

  現在坊間流傳很多對服貿協議的誤會,例如:說服貿協議如果通過,大陸勞工與移民就會大舉入侵,臺灣勞工就會失業;臺灣出版業會被大陸把持;服貿協議只照顧大企業,忽視中小企業,大陸的營造業、電信業來臺投資,會影響我們的國家安全、大陸對臺灣開放的項目不對等,等等。我要鄭重告訴大家,這些都不是事實。我們根本沒有開放大陸勞工、移民或出版業來臺。事實上,我們開放陸資來臺已經將近5年了,我們事前的審查與事後的監督都非常嚴格,違法的陸資立刻遭到處罰並撤資。而大陸對臺灣開放的80項中,電腦服務,房地產服務、旅行社、市場調查、攝影、翻譯、建築物清潔等等,都適用到臺灣中小企業,並不是獨厚大企業。整體來看,服貿協議是依據我們「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簽訂,對臺灣是利大於弊的,我希望行政部門能夠在未來立法院服貿協議審查的過程中,將實際情況說清楚。

  全世界的國家,面對市場開放,都會擔心對國內的衝擊。但臺灣市場的自由化不是從今天才開始,早在民國70年代,美國的服務業就打入臺灣市場。當時這些擔心都曾有過,結果如何?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都進來了,但本土產業很快學習到經營模式,發展出像85C等臺式咖啡連鎖店,甚至創意加值,行銷世界。事實上,在服貿協議中,臺灣開放陸資的64個項目,有27個已經開放25年了,例如餐飲、租車、中藥批發、圖書批發零售等等,對臺灣市場的影響實在很有限。對於可能受到衝擊的行業,政府已匡列了982億元,分類進行三種方式處理:振興輔導、體質調整,與損害救助。服貿協議中還有緊急協商、國安例外、實施檢討,與修正規定等條款,隨時都可有效因應各種狀況。

  六、服貿協議應逐條審查、逐條表決

  學生希望服貿協議逐條審查、逐條表決,前天執政黨團已經決議一致支持。我在此要呼籲學生早日撤出立法院議場,讓立法院恢復正常運作,這也是多數民意的期望,因為其他四院的法案與預算都跟立法院關係密切。我也期盼立法院王院長與朝野黨團,能夠儘速讓服貿協議回歸正常議事程序,作最妥適的處理。

  各位同胞、父老鄉親,英九在這裡,要以無比嚴肅與誠懇的心情向大家報告,國家必須繼續向前走,臺灣的經濟不能被邊緣化。我希望大家討論服貿問題,要以臺灣前途為念,不要只顧政黨利益。「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是英九執政以來的基本信念,英九保證,推動服貿協議及其他自由貿易協定,都是為了「幫助人民做生意,提升臺灣競爭力」,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更好的未來。

  謝謝大家!